本文出自長春月刊 ‧ 圖片來源 ∕ 長春月刊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遠離肺癌威脅的護肺4招包括:「戒菸益健康、自我須防護、篩檢慎思量、警訊早就醫」。其中,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惟LDCT檢查可能衍生假警訊、過度診斷、輻射暴露及心理壓力等疑慮,建議高風險族群於諮詢醫師並了解LDCT檢查的利弊之後,接受篩檢,儘早發現可疑的癌細胞、配合醫囑進行治療,才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臺大醫學院教授楊泮池則指出,肺癌長期占據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位,主因是超過6成肺癌病人初診時已是晚期。根據研究,吸菸的確會增加肺癌發生率,以台灣為例,吸菸女性得到肺癌風險比不吸菸者高3-4倍,但值得關注的是全球無吸菸習慣的肺癌患者比例逐年攀升;根據台灣肺癌患者資料統計,逾6成的肺癌患者沒有抽菸習慣,其中女性更高達9成,可見無吸菸習慣的罹癌患者是現今肺癌防治的最大挑戰。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強調,肺癌高危險族群除了重度吸菸族外,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也是不容忽視的高危險族群之一,應該定期做篩檢並小心防範。根據研究指出,肺癌的發生率與家族病史息息相關,若一等親內曾罹患肺癌罹癌的風險將會增加。
陳育民提醒,若有抽菸習慣或家族有肺癌病史的民眾,應建立每年定期肺癌篩檢的習慣,避免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另外,如何在癌症轉移之前就找到早期肺癌病人進行治療,是改善肺癌高死亡率最重要的關鍵,也是肺癌防治的主要目標。
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根據統計,自從2015年後第一期肺癌新發生個案比例首度超過2成9,因此,如何有效利用LDCT增加早期肺癌的偵測,成為現今非常重要的策略。由於非吸菸肺癌患者為台灣的肺癌大宗,此點與國外大不同,因此國外吸菸與肺癌關聯的研究並不適用於台灣,因此如何界定高風險族群、確認LDCT篩檢的成本效益及其標準作業程序、後續追蹤、處置,成為醫界的當務之急。
為使國人能得到更完善的肺癌防治服務,台灣肺癌學會自2014年起接受衛生福利部補助進行國人非吸菸者的LDCT肺癌篩檢研究,故編寫共識手冊,讓醫療人員與民眾明瞭LDCT肺癌篩檢的臨床證據以及本土資料,建立較一致性的作法,減少過度診斷或過度治療的情形。
長達10年來,肺癌的死亡率一直是各種癌症之冠,就是因為肺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而且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過去許多患者一旦發現就是晚期、存活期相當短。另外,民眾對肺癌仍存有些許迷思,總認為只有老菸槍、抽菸的人才會得到肺癌,其實,根據統計,台灣有超過6程肺癌患者是沒有抽菸習慣的,因此,民眾應注意家族是否有肺癌病史,並透過定期篩檢,才是防治肺癌之道
預設單元
1
癮君子戒菸自救 降低罹病風險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8 Readers
2
什麼是低劑量電腦斷層? 使用於肺癌篩檢有何優點?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2 Readers
3
七旬男得肺癌2次仍能打高球 醫:早發現、個人化治療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30 Readers
4
辣椒素混合肺癌藥物 可有效治療肺癌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34 Readers
5
肺癌早期無症狀 低劑量電腦斷層抓病灶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1 Readers
6
肺癌已成新國病! 吸二手菸也列高危險群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5 Readers
7
只輸北韓!台灣肺癌發生率亞洲第2 抽菸是危險因子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1 Readers
8
空汙拉警報 肺癌找上門?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7 Readers
9
鍋子不洗就直接煮下一道?小心這3習慣都讓你得肺癌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36 Readers
10
熟女OL突性情大變 竟是肺癌腦轉移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2 Readers
11
你是癌症候選人嗎?「癌症警訊圖」帶你檢視 癌症症狀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5 Readers
12
頭頸癌、肺癌 率先列入心理照護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2 Readers
13
神秘第五實驗室!藏身林口長庚質子放射治療中心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8 Readers
14
癌症精準醫療計畫 6種癌患可望免費基因檢測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30 Readers
15
不抽菸也會得肺癌 這項檢驗是揪早期肺癌利器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2 Readers
16
不到60歲、沒抽菸也得肺腺癌!癌細胞突變特徵找到了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8 Readers
17
標靶第一線用對時機及順序 晚期肺癌藥物接力延長存活期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3 Readers
18
肺癌、肝癌沒症狀 定檢保健康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8 Readers
19
肺癌蟬連榜首 醫生教你即早發現肺癌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6 Readers
20
每4分31秒就有一人罹癌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5 Readers
21
患者多數不抽煙!肺腺癌的6大症狀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6 Readers
22
多吃豆漿、豆腐能預防?專家出面解答!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31 Readers
23
吃對也能減少罹癌率!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7 Readers
24
一次認識6種免疫細胞功能及應用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30 Readers
25
破解癌細胞偏愛無氧代謝之謎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8 Readers
26
未來有望透過菌類檢測預估肺癌風險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3 Readers
27
高齡肺癌病人只能選擇放棄? 標靶藥物救治有望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5 Readers
28
2招立刻檢查,手指一靠就能看出來肺癌端倪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67 Readers
29
肺癌評比心理照護零分 國健署年底納臨床指引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6 Readers
30
連4年健檢正常竟罹肺癌? 醫師曝原因:X光不一定看得到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6 Readers
31
台灣6成肺癌患者無抽菸 定期篩檢為防癌之道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0 Readers
32
讓你搞懂CT、MRI、PET、PET-CT、PET-MRI是什麼?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30 Readers
33
肺癌免疫治療的運用與發展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5 Readers
34
陳玉如與臺美癌症登月計畫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9 Readers
35
突破晚期小細胞肺癌治療瓶頸 化療併用免疫治療助延命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3 Readers
36
肺泡沒有疼痛與咳嗽神經 發覺多已晚期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3 Readers
37
女性罹患肺腺癌的比率逐年上升 約九成皆無抽菸習慣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4 Readers
38
加做這檢查,比X光早10年揪出肺癌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4 Readers
39
基因無法改變,唯一能改變是生活習慣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7 Readers
40
每天吃地瓜,肺癌風險減半!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9 Readers
41
免疫治療低表現也有效 組合治療改善晚期肺癌存活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8 Readers
42
晚期肺癌別絕望!免疫療法組合讓8旬翁一年腫瘤縮小4倍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3 Readers
43
《Cell Reports》指出研究人員開得出了模擬系統,有望大量產生T細胞。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9 Readers
44
癌症免疫療法可望更精準!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0 Readers
45
新式手術傷口小、併發症少 明天即可出院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2 Readers
46
出現2症狀建議至醫院檢查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9 Readers
47
建議高風險族群於諮詢醫師並了解檢查的利弊之後,接受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6 Readers
48
連資深護理長都差點錯過肺癌黃金治療期!醫師:關於健檢,大多數人都輕忽一件事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3 Readers
49
肺部毛玻璃有2/3證實為惡性 醫師:0.6公分以上建議切除檢驗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8 Readers
50
五年存活率6%比胰臟癌低!「新癌王」半數確診時已有腦轉移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7 Readers
51
晚期肺癌治療善用「棒球佈局」!標靶接力延長存活期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9 Readers
52
逾1公分肺癌腫瘤,恐轉移擴散難以收拾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8 Readers
53
肺癌病友團體少 患者珍惜交流機會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4 Readers
54
癌友可打流感疫苗?醫師解析接種疫苗最好時機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1 Readers
55
肺癌PD-L1表現量低別擔心!免疫療法搭化療使癌細胞無所遁形 有效持續縮小腫瘤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0 Readers
56
肺癌新福音!新口服化療藥物 今年2月1日起獲健保給付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2 Readers
57
上班族罹肺腫瘤接受治療不耗時! 微創手術術後三天恢復日常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0 Readers
58
肺癌成國人頭號殺手 化療和標靶治療副作用中醫可緩解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9 Readers
59
8成國人憂心肺部健康!避免疫情再起,做1件事比口罩有效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7 Readers
60
張文震:從臨床端,看進入精準醫療的挑戰與解方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4 Readers
61
從少見癌症日 揭開癌細胞基因秘密的打怪冒險之旅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1 Readers
62
肺腺癌標靶藥物介紹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8 Readers
63
60歲末期肺癌患者 實試移花接木針灸法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4 Readers
64
每年照X光都沒發現肺癌 重症醫曝如何早期篩檢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5 Readers
65
國衛院證實奈米微粒會傷身!加速人體發炎、退化、衰老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8 Readers
66
小細胞肺癌惡性高 化療併用免疫治療新趨勢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8 Readers
67
一人得肺癌,全家要當心! 家庭成員誰得肺癌你最危險?答案出人意料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82 Readers
68
10大癌症中肺癌存活率最低 早期「精準治療」成關鍵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5 Readers
69
肺癌不只一種,精準治療比你想得還重要!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4 Readers
70
個人化的精準醫療 成為癌症治療新利器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5 Readers
71
吃飽飯不要立刻刷牙、喝水? 飯後6種NG行為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3 Readers
72
以為有孕,竟是40公分子宮肌瘤!醫生:4種情況需手術治療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4 Readers
73
為什麼肺癌早期篩檢很重要?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6 Readers
74
林口長庚醫院研發「超級細菌」快速檢驗模型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0 Readers
75
晚生可能增加孩子鼻過敏風險!媽媽能為寶寶做什麼?醫師6點建議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6 Readers
76
手遊玩過頭竟是精神疾病!全球第一套評估量表出爐,看看你是否已成癮?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2 Readers
77
新冠肺炎疫情回馬槍 年輕人、兒童確診病例暴增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4 Readers
78
外科手術的革命與未來:準備好讓機器手臂替你開刀了嗎?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1 Readers
79
5G技術走入醫院 遠距機器人手術可望成真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3 Readers
80
國內新冠疫苗研發新進度!國光生技將進入人體試驗,有望明年上半年問世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5 Readers
81
台灣感染率超低是拜卡介苗之賜?哈佛來台到彰化找答案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8 Readers
82
冷氣吹到腦中風?聰明學會4大抗暑對策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1 Readers
83
流鼻水4重點分辨是過敏 還是新冠肺炎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4 Readers
84
肺癌的電腦斷層掃描篩檢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43 Readers
85
肺癌晚期,並不等於末期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53 Readers
86
肺癌治療:術前營養足,術後多活動,康復來得早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7 Readers
87
不抽菸得肺癌?中研院發現與人體內酵素APOBEC突變有關,研究登《細胞》期刊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8 Readers
88
胸痛、咳嗽……小心這三種胸壁腫瘤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7 Readers
89
早期肺癌治療後已經度過五年存活期,還要繼續追蹤嗎?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8 Readers
90
夏天小蟲變多容易跑進耳朵!醫師:3步驟避免耳膜破裂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5 Readers
91
達文西手術運用多元 長庚醫院成立訓練中心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1 Readers
92
孩子厭食怎麼辦?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4 Readers
93
你的餐盤健康嗎?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55 Readers
94
長庚團隊研發出新冠肺炎病毒人類單株抗體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0 Readers
95
癌症精準免疫細胞治療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6 Readers
96
台灣新國病,肺癌知多少?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4 Readers
97
「肺」腑之言「藥」知道~認識特發性肺纖維化治療藥物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3 Readers
98
面對新冠病毒安心防疫的技巧與原則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1 Readers
99
豆腐百百種,怎麼選最好?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33 Readers
100
癌症復健~讓生活更有品質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2 Readers
101
醫生也當直播主!林口長庚首場直播病友座談會今登場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39 Readers
102
「長庚社會公益作伙來」長庚醫院首次直播病友座談會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0 Readers
103
人生最後一哩路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24 Readers
104
認識「2019新型冠狀病毒」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8 Readers
105
全民抗疫 長庚醫院守護最前線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4 Readers
106
全球1年600萬人死於超級細菌 長庚靠AI提前找到病因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7 Readers
107
改寫口腔癌全球治療準則 長庚獲頒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金獎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1 Readers
108
健康名人堂/數位幫忙 助醫病共享決策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1 Readers
109
像深水炸彈爆破腫瘤!長庚質子治療肝癌,研究獲世界級學會與期刊肯定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4 Readers
110
大腦超齡一歲 死亡風險增6%
臺灣醫療知識社群
16 Readers